經濟牌不過是紙上談兵
“我們這些中下層的人沒得到實惠,也看不到希望”
每次大選,美國總統候選人的經濟政策都備受關注。1992年,克林頓就是憑借描繪的美妙經濟前景,把聲望較高的老布什拉下了馬;2000年小布什喊出響亮的“減稅”口號,最后險勝實力不弱的戈爾;2008年,奧巴馬高舉“變革”大旗,發誓要給美國經濟帶來“希望”,從而順利入主白宮。
今年的競選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同樣在經濟上大做文章。特朗普指責奧巴馬執政8年,給美國經濟造成了“災難”,因而力主大幅減稅,放松對能源行業的監管,增加礦業和能源相關工作機會,反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希拉里主張循序漸進減稅,增加對富人和搬離美國企業的稅收,加強金融監管,反對TPP,5年內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特朗普和希拉里“拼經濟”為自己拉票,只不過美國民眾已不那么買賬。
奧巴馬進駐白宮時,決心要推動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可8年任期下來,既沒有帶來煥然一新的“變革”,也沒有帶來讓人滿意的“希望”。雖然美國失業率目前降到4.9%,比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最高值下降了一半左右,但總體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普通美國人生活依舊艱難。經濟雖然走向復蘇,但一直有氣無力。2013年至2015年,美國經濟分別增長1.49%、2.43%和2.43%,但今年增速有所回落,第一、第二季度增長只有0.8%和1.4%。
如何激活美國經濟強勁復蘇的勢頭,是擺在兩位總統候選人面前的一道難題。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伯格斯滕認為,同特朗普的計劃相比,希拉里的經濟主張更為具體、更為可行。然而普通人并不以為然。
記者的鄰居約瑟夫是一家鍋爐公司的白人技工。他說,自己年薪3萬美元左右,加上妻子的收入一年有5萬多美元。“我和妻子一年到頭都在忙碌,但工資這么多年沒漲多少。民主黨干了8年,奧巴馬老早就說要把經濟搞好,可到頭來還是紙上談兵。我們這些中下層的人沒得到實惠,也看不到希望。希拉里如果當了總統,奧巴馬那一套不會變多少。特朗普的主張雖然偏激一些,但有的觀點反映了中下層人士的心聲。”
結構調整受利益集團左右
“兩個候選人其實一個樣,都是為富人服務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民眾不只是對經濟復蘇乏力不滿,對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更有怨言。根據美銀美林的統計,近30年來,占人口90%的美國中下層家庭擁有的總體財富在全國所占比例直線下滑,從36%降至23%,而占總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財富占比自上世紀70年代起一直在增加,已經升至22%。貧富差距不斷拉大,中下層民眾日益不滿。
2011年發生在紐約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就是顯著的一例。數以萬計的底層民眾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長達1個多月時間,將紐約鬧得動蕩不寧,而且引起全美120多個城市效仿。示威者提出一個義正辭嚴的論點:“在美國,占總人口1%的富人擁有過多財富,華盛頓政客都在為這些人服務。我們99%的人為國家納稅,卻沒有人真正代表我們。”而隨著近年最高法院取消政治捐款上限,“錢主政治”在美國愈演愈烈。在今年上半年的“民主之春”運動中,人們喊出了“金錢滾出政治”的響亮口號。
前些日,記者遇到一位9年前從加納來到美國的出租車司機迪瓦里。他說,自己每月收入大概2150美元。“我來美國9年,割草、修路、搬家,什么重活、累活都干過。現在開出租車,每天起早貪黑,仍然是最辛苦的營生。要不是妻子打零工能掙些錢,我們根本沒法養活3個女兒。”
當被問到支持希拉里還是特朗普時,迪瓦里說:“兩個候選人其實一個樣,都是為富人服務的。你看那個特朗普,嚷嚷著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讓美國人再次富裕起來,可他自己的企業都欠職員工資呢;希拉里也好不到哪里去,關于種族、性別問題,她說得一套又一套??烧f到提高每小時工資時,卻又躲躲閃閃,說不出個準信兒。”
民眾對經濟現狀的不滿,也反映出了美國經濟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1993年克林頓上臺后,美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結構調整,把發展高科技作為美國經濟的龍頭,力圖使信息技術為主的高科技在美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大作用,為重振美國經濟鋪路。奧巴馬入主白宮后,下大力氣推動“新能源經濟”和“再工業化”。技術提高造成企業用工減少,社會產業轉型導致實體經濟出現“空心化”。企業高管、白領階層、科技人員的收入提高,但中下階層的收入并沒有改變,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今年大選造就了“分裂的美國”,實際上就是收入分配極不均衡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