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18日報道,“我覺得非常孤單而且格格不入,因為身邊都是和我不同的人,”她說。“這里很多白人,很少亞洲人。”
報道稱,但幾個月后,在一次英語老師辦的派對里,她意外地見到了幾個中國女孩。關鍵在于她們都是小女孩,比如8歲的的阿娜卡(Anaka)。韓萌找到了阿娜卡的母親,她說自己是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收養這孩子的。
這個意外的發現,觸發了韓萌的好奇心,因為她在北京當過十多年的攝影記者,見過中國的孤兒院,那里的條件有時很可怕。中國最近取消了一孩政策,但重男輕女的文化曾導致許多孤兒院里全是女孩,據權益倡導人士說,還有的父母會拋棄天生殘疾的男孩和女孩,因為他們難以承受醫療費用和社會歧視。韓萌想知道,如今擁有“美好的玩具和家園”的收養兒童在新環境是怎樣的感受。他們有被孤立嗎?他們感到孤獨嗎?他們想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嗎?在憑借一份新聞學助學金來到馬里蘭后,這些問題促使她立刻開始了一個攝影計劃。
“我想告訴中國讀者,中國收養兒童在美國的生活如何,”她說,“他們是過著怎樣的生活,以及這與他們過去有什么不同。”
報道稱,她通過網上廣告找到收養家庭,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個回應她的是謝麗爾·吳(Cheryl Wu,音),一個第二代中國移民,她在中國江西省收養了女兒。謝麗爾曾在華盛頓教育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的工作是照顧殘疾兒童,”她說,“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從中國福利院領養一個孩子,我自己來照顧。”
謝麗爾向韓萌介紹了一個收養兒童家庭網絡。這些家庭經常在派對或其他場合上會面。大約一年時間里,韓萌認識了在10個州的約30個家庭,有的是通過別人介紹的,有的是因為某非營利組織在一篇新聞稿中報道了她的項目,更多則是通過學校認識的,家人會帶孩子去那些學校學中文和中國的舞蹈。
“一開始我就很感謝這些美國家庭,”韓萌說。“如果沒有他們,這些孩子在中國的生活狀況便會很艱難了。”
雖然這些孩子目前生活安穩,但她也了解到他們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在他們的青少年時期,比如說11、13或是14歲時,他們經常都會想自己在哪里,為什么會在這里,為什么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她說。“我的親生父母在哪里?他們為什么拋棄我?為什么把我丟在外面?”
收養兒童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各有不同:有些人會報讀語言和其他文化課程,另一些人則等到長大后前往中國。
“在收養兒童進入青春期,并面對所有青少年都會遇到的問題的時候,作為身份認同發展的一部分,一些人希望尋找自己的根源,了解自己的最初或親生家庭,”凱斯西儲大學曼德爾應用社會科學學院(Mandel School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at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兒童福利研究員項目主任維克多·格羅扎(Victor Groza)說。“還有一些人希望能夠多了解自己的文化,對自己的親生家庭沒那么關心,而是更注重自己在文化上應如何自處。有些人只想跟從自己生活背景下的同輩和文化建立身份認同。”
報道稱,許多收養兒童希望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但鑒于他們很多都是被拋棄的,沒有相應的記錄,在中國尋親幾乎不可能。中國亦沒有全國系統可以追蹤記錄這些孩子或他們的親生父母。還有些孩子只是想把這些拋在腦后。韓萌曾試圖幫助其中一個,通過醫院和當地警方尋找她的親生父母。但當她找到了這名收養兒童的父親后,此人承認了自己是父親,然后就駕車離開了。
盡管很難在之后再去接受自己的親生孩子,但韓萌通過這個計劃發現,整體來說,很多中國人對美國人收養這些孤兒的舉動是心存感激的。
報道稱,“我也很感謝這些美國家庭給了他們更好的生活,”韓萌說。“另一方面,我還想替這些華裔收養兒童發聲,說出他們的感受和收養對他們生活的影響。我希望這個項目能成為一道文化橋梁。即使華裔收養兒童現在是美國公民身份,但仍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