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準時比圣誕節和性更重要!”德國《焦點》周刊不久前公布的一項“什么東西不能丟失”的調查顯示,90%的德國人認為答案是“準時”。準時已成為德國人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而能做到準時,與3000調鐘師的工作密不可分。
調鐘師在調表
調鐘師也是制表師
58歲的克勞斯是德國首都柏林一名調鐘師,他出生于一個鐘表師世家:他的曾祖父曾是東部鐘表重鎮格拉蘇蒂制表作坊的制表師,之后遷往柏林。之后,他的祖父和父親也繼承了曾祖父的職業。每到夏令時和冬令時轉換的時候,也是克勞斯最忙碌的日子。那一天,他會午夜早起,開始為柏林各處大大小小的30多座城市古鐘調整時間。這些古鐘包括教堂、博物館、政府部門、學校、敬老院、社區等地的時鐘。
“調鐘可不是簡單地把時鐘順時針或逆時針撥一下,需要進行各種操作。”克勞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像柏林米特區教堂的一口發條時鐘,已有100多年歷史。這種古老的時鐘調整時間最為麻煩:克勞斯必須先爬數百級木梯到鐘樓;接著對巨大的機械時鐘進行技術檢查,搖動把手擰緊發條;然后還需要打開鐘盤的小窗,探出頭,用手在表盤上吃力地撥一圈,每到整點還要讓鐘表響一下。僅這口鐘,就足足花了他兩個小時時間。
主管公共時鐘的慕尼黑市政部門主管安奈特對記者說,目前德國約有3000名調鐘師,大多數人也是制表師。像慕尼黑有1500個公共時鐘,調鐘師就有幾十人。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許多城市里的公共時鐘已換成電波鐘,夏令時和冬令時轉換時,這些鐘可以自動調整時間。盡管如此,城市仍需要調鐘師,因為電波鐘也會出現誤差。
與世界最精準相連
鐘表曾是身份的象征。過去,如果誰家有一個厚重的座鐘,或有人從背心口袋里掏出一塊懷表,會被看成有身份地位之人。直到現在,德國人仍非常重視自己的鐘表,苛求準時。德國調鐘師也有自己做到精準的秘訣。
《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原來德國調鐘師的精準時間來自德國不倫瑞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所的銫原子鐘。該研究所的銫原子鐘為世界最精確的計時工具,運行100萬年誤差才不到1秒。記者幾年前曾走進這家研究所,看到鐘表廳被小心地與外界環境隔絕。被稱為“活著的計時器”的銫原子鐘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目前,科學家們仍在不斷探索,以便讓“德國時間”更可靠、更精準。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所的專家嚴斯告訴記者,銫原子會發射穩定的、特定頻率的微波,原子鐘接收這種微波,并以此計時。銫原子鐘的精準時間通過時間信號發射臺發出信號。在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弗林根就建有時間信號發射臺,各種電波鐘表可自動接收時間信號發射臺的電波信號。調鐘師人人都有電波鐘表,使他們的時間總是保持最準確。
調鐘師是高薪職業
調查顯示,調鐘師是德國年輕人最向往的職業之一。但要成為一名調鐘師,需要花費艱苦的努力。德國鐘表行業協會專家彼得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德國的調鐘師基本上都先進入制表學校學習。鐘表學徒工選擇雙軌制培訓,一面在企業參加實習,一面在學校接受培訓。第一年的學徒階段,就要掌握銼、鉆、削、雕鏤等手藝。經過4年的培訓后,考核合格才能獲得鐘表師資格證書。如果要成為調鐘師,還要有至少5年的制表師經驗,并進行再培訓。調鐘師的收入比鐘表師還高,月薪一般在5000歐元以上。其名聲也遠高于同樣高薪階層的銀行家。
近年來,德國各界紛紛要求取消夏令時和冬令時制度。德國從1980年開始實施這種時差轉換制度,以期充分利用日光,減少能源消耗。批評者認為,在實踐中沒有明顯體現出節能效果。不少人還患上“時差病”。每年從冬令時調整為夏令時時,都會比平時發生更多的交通事故。這是否會影響調鐘師的職業前途呢?德國鐘表行業協會專家彼得斯認為,盡管目前智能鐘表走俏,夏令時和冬令時制度引起爭議,但機械鐘表并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實際上,智能鐘表也需要調鐘師。調鐘師未來仍將是一種受到青睞的職業。他們是“德國時間”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