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聲明。(CUCSSA官網)
據美國《僑報》3月22日報道,3月21日,就看到朋友圈有人在轉“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A被解散了”。說實話,看到這個消息,小編認為這絕對是惡意開玩笑,但是后來看到官網上簡短又冰冷的說明,也才反應過來這件事確實是發生了。還好,哥大CSSA的網站履行了它最后的職責,為即將到來的新生及還想維持同學間互動的留學黨一些有用的資源。
想起之前,小編也和哥大CSSA有過交流,那時候就被告知CSSA因為在整改,所以不接洽任何與外界有關的活動及合作,沒想到,再看到與哥大CSSA有關的消息,就是解散。
CSSA,可能很多學生剛入學的時候,就是由這個組織里的成員接機、住宿、完成一系列辦銀行卡、手機和買車的事宜,也可能有很多學生通過CSSA這個組織結識了一群在美國相依相伴的朋友。
也有一些學校,可能中國學生并沒有多,但是大家聚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一個團隊,在海外,互幫互助。
有些學生樂于參加CSSA組織的活動,因為在這里,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甚至是來自同一家鄉故土的朋友,但是有些學生并不想和CSSA有多大關系,在美利堅尋找自己舒適的立足點。不論對CSSA這樣一個組織是有怎樣的情愫,為中國留學生服務、發聲確實是很多CSSA做過的不可磨滅的成績。
哥倫比亞大學一名自稱茶葉蛋的工科學生,曾經在哥倫比亞大學CSSA任職過,寫下了自己對于CSSA這樣一個組織存在的感觸(文章源自Civil Right及北美留學進行時微信賬號):
“茶葉蛋只是一個工科學生,文筆有限。這不被哥大從國內調過來教本科生中文的一位講師批評了。您可能無法體會一個留學生的感受。在國外總想著謙虛謹慎然后擔心說話別人不懂,所以一直選擇沉默。但我現在想發個言,行不?請您別誤會,我這不是要搞啥階級斗爭拉民族仇恨。更和中美啥政治沒皮毛關系,大師們就別費神罵我了。我就是一學生想有自己的社團。我確實不善于舞文弄墨,文字不周到之處還請大家多包涵。
雖然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UCSSA)被學校要求停止運行并可能被解散的消息幾個月前就聽聞,但今天看到CUCSSA的官方網站
www.cucssa.org 公布了這一消息還是覺得內心難受。筆者曾經也是CUCSSA的骨干,參與組織過機場迎新、新年春晚、中國論壇等活動。也見證了CUCSSA的日益壯大,尤其是在2011到2014這幾屆班子的帶領下,而且和美東其他高校CSSA的合作也愈發和諧。這幾年CUCSSA不僅將原有的學生服務做得更好,同時為社區開創了更多新的活動包括中國展望論壇和企業招聘等。
近年中國經濟政治力量的崛起,伴隨哥大在中國大陸的擴招,還有一些明星家屬的八卦新聞,哥大和哥大的中國學生群體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聚光燈效應下也就容易看到一些同學的丑態,將學生會作為追名逐利甚至個人政治斗爭的舞臺。
雖然我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我相信哥大解散學生會肯定有原因,學生會肯定有不足。其實之前在學生會打雜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諸多不足,但又能怎樣?畢竟這和國內的學生會不同。大家自愿參與進來就是想有個家的感覺,也不都是為了撈個啥。所以有人質疑CSSA整天就是為了名利我確實不能茍同,這讓CSSA中大部分做事的毫無名分的同學們情何以堪。
我不否認人多的地方肯定就會有內部紛爭,而學生組織在某些方面的做法肯定也會比較幼稚。但已經為哥大中國學生學者群體服務十幾年的一個學生組織就這么被關閉了還是讓我費解,相信哥大在校的幾千名中國學生和更多的中國校友同樣費解。如果學生會有錯,能否給它一次機會整改呢?學生在學校就是要學習完善自己啊,包括學生組織也是一樣吧?
或許從CUCSSA最后一任臨危授命的主席所說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一個組織的起起落落再正常不過,更遑論一個在異國異域試圖為自己的同胞爭取服務和利益的學生組織。只有與校方正面交鋒過后,人才會意識到中國學生再多也只是一個弱勢群體,與其隔岸觀火,還不如大聲發出自己的聲音。學聯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但卻始終極盡可能地為中國學生提供便利。當20多個國內知名企業的招聘信息無法得到傳遞,滯留在Career Center也只換來一句I cannot follow in Chinese;當很多對學生有價值的活動、論壇無法得到宣傳;當新生接機、在線答疑等關懷項目無法讓新生再享受;中國學生的利益又從何談起呢?”
我只是想表達下個人觀點,希望學校能夠為幾千名中國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我幫助的平臺。也有朋友說”老子花錢來留學讀書的,本來就不想摻和學生會的事情“。也有同學擔心請愿未必有好結果,之前在哥大校園抗議性騷擾的學生社團就被罰了1500美元,但別忘了哥大校長近年邀請過一些受到爭議的人士來哥大演講包括伊朗總統內賈德時就說“符合美國的大學和哥大本身所尊從的言論自由的標準”。我想如果作為美國最大留學生群體的中國學生在自身權益得不到保障的時候,都習慣性shut up,那么可以預見中國人在美國學校和社會將始終是一個被輕視的群體。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和美國社會這幾年一直提到美國高校在中國的招生投入增長巨大。隨之帶來的是中國學生數量暴增。去年國際留學生給美國經濟貢獻了270億美元。但這并沒有讓這些美國學校尤其是一些名校試圖提供更好的國際教育服務,相反很多學校在抱怨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給教學和學校帶來的負面效果。我們和校友們確實會積極幫助母校招生和募集資金,但也希望學弟學妹們去了國外能夠學有所成啊。
學費和生活費快速攀升,學習方式差異、就業率下降、文化沖擊和語言障礙帶來的問題并沒有讓這些學校為此做些什么。在它們眼里,來美國讀書不適應教學環境是學生的問題、沒有宿舍是學生的問題、學費漲了是學生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實習和工作機會是學生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在這些高校的招生宣講會上都說不是問題。
當然在美國我認識很多朋友包括老師、同學、和同事,我也知道自己選擇了來國外留學肯定要靠自己。只是我們都捫心自問下,國外學校真的會一視同仁嗎?那些學校的工作人員和管理者真的會把我們和native students一樣對待嗎?我們自己真的能夠做到像native students一樣表達嗎?國外社會真的更公平嗎?我想哪里應該都是一樣的。
我知道我不能要求學校給予我啥特殊對待,我也感謝學校和老師總是給我改正的機會。我只是想知道為何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就沒有改正的機會呢?
現在哥大與中國學生相關的學生社團還有若干例如商學院、教育學院和國際關系學院的中國學生社團,它們會繼續為哥大中國學生群體謀取福利。相信大家的共同目標都是為哥大社區服務,幫助中國留學生順利抵美學習,豐富同學們的業余生活,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的歷史和發展,甚至到畢業后的就業輔助等。這些都需要有我們中國學生自己的組織來實現。”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聲明。(CUCSSA官網) 據美國《僑報》3月22日報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