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次油價下跌“負責”的,包括全球石油產量供過于求而OPEC拒絕減產致沙特、伊朗、科威特等過不斷下調油價;“后起之秀”頁巖油開采者正時刻沖擊著阿拉伯原油市場;美國減少原油進口并解禁了對外出口石油的限制等關鍵性因素。并且,分析預測,進入到2015年后國際油價可能會繼續跌至每桶50美元。
盧布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驟跌的。那么,普京總統下一步該怎么走?至少現在來看,他似乎并沒有要緩和與西方國家的關系,也很難改變俄羅斯經濟和金融體系單一、脆弱的局面。這是他早在10年前決定要將俄羅斯打造成“石油帝國”的結果,也是他近年來不斷向西方展示“肌肉”的后果,普京的“任性”和盧布的慘淡的現狀有著嚴肅的因果關系。
打造“石油帝國”致使俄經濟結構體系單一、脆弱
十余年前,普京將石油“寡頭”一一拿下,石油企業逐一變成“國家的產業”,并選出了符合他心意的經理人來為他打理俄羅斯的石油產業。那時,石油在俄羅斯經濟復蘇中的作用確實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但也導致俄國內經濟和金融體系依舊單一、脆弱。結構問題突出,能源企業占國有經濟和整個經濟的比重過大,政府承擔風險過高,一旦行業出現問題,對政府主權信用市場以及貨幣市場的影響較大,甚至難以挽回。
石油、天然氣等成為影響盧布匯率的主要因素
對盧布匯率影響最大的出口市場,石油、天然氣以及石油制品等占總出口額的比重已經超過60%。在這種情況下,能源價格一旦下跌,盧布匯率便遭到重創。其教訓歷歷在目,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國際原油價格從140美元每桶下跌至35美元每桶,同期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下跌超50%,整個GDP縮水 超過6%。
“民粹主義”政令現成為沉重包袱
在“黑色黃金”充盈國庫后,普京簽署的一系列民粹主義政令,其中羅列的宏偉目標包括提高工資、改善醫療、降低房價等,如今成為俄羅斯沉重的財政負擔。經濟上的挫折推遲了這些目標的達成,甚至可能讓它們成為泡影。
吞并克里米亞秀“肌肉”遭到西方數次制裁
其實,自烏克蘭危機以來,美、歐就開始醞釀對俄羅斯的制裁,但在具體如何制裁方面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直到今年三月份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其部分經濟制裁才開始實施。對俄羅斯打擊最大的是七月末歐盟啟動的對俄羅斯金融機構的制裁。俄羅斯儲蓄銀行、外貿銀行等多家國有控股銀行均被列入制裁名單,禁止企業及公民向被制裁銀行提供中長期融資,禁止買賣上述銀行新發行的期限90天以上的債券和股票。
這一舉動的直接影響是,跟俄羅斯要害行業相關的經濟、金融機構美元資金告急,融資成本急劇上升,實際上制造了諸如“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一樣的美元需求市場,進一步增加了俄羅斯的外匯需求,也進一步打擊了盧布匯率。
禁止進口西方食品抗衡制裁
由于今年俄羅斯與西方制裁的抗衡,禁止進口西方生產的食品,倒是俄羅斯國內無法獲得40%以上的低成本進口食物,加之通脹高企,食品價格與俄羅斯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已高于30%。
如果普京能夠緩和與歐美國家的關系,取消目前的經濟制裁將會有助于經濟的恢復,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普京考慮讓步的跡象。
美元持續走強流動性減弱 俄卻大幅提高基準利率
隨著美聯儲執行“退出QE”帶來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強,全球各主要貨幣都出現了對美元貶值的走勢,英鎊、歐元、日元等半年來對美元匯率跌幅均超過10%, 就連自匯改以來持續升值的人民幣,今年也注定對美元匯率收跌。俄羅斯盧布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就算原油價格堅挺、國內金融機構沒有遭到制裁,也很難抵擋住 資本外流、匯率下跌的風險。
全球主要經濟體除了美國之外,都在應對因美元流動性減弱而帶來的通縮風險。日本將繼續日元貶值策略、歐元區開始執行量化寬松、中國央行啟動降息,但俄羅斯 方面為了拯救盧布匯率,卻在不到十天時間里將其基準利率從9.5%提升到了17%。盧布利率的升高,導致俄羅斯整個實體經濟的成本以及風險升高。
俄羅斯財政部指出,制裁讓俄羅斯經濟每年損失約400億美元,而油價下跌所帶來的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
就在這樣的情勢下,美國白宮昨日表示,奧巴馬預計還將在本周簽署新一項制裁俄羅斯的法案。
[國際新聞]市場是決定產品價格的核心因素,這次盧布的大幅下跌和油價的下跌有著緊密聯系。但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