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件,打造更高標準
——看邯鄲永年區如何以環保、質量等標準引領產業升級
抽線、鐓鍛、滾絲……4月24日,位于邯鄲市永年區西南工業區的邯鄲飛達標準件廠車間,一顆顆螺絲、螺母排著隊進到產品收集器。
“別小看這顆不銹鋼小螺母,引進設備、調整工藝用了10個月,去年底才投產。”企業總經理趙毓波說,“這批貨600多噸,全部出口韓國。我們的產品還賣到了歐美、東南亞、中東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今年訂單已排到了七八月份。”
從在低檔貨領域拼價格,到轉型生產高強度不銹鋼螺母等高端產品,飛達標準件廠走過了一條艱難的轉型之路。“以前主要生產普通件,每噸價格也就五六千元,大家為了搶市場互相壓價,根本顧不上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
“早轉早主動,不轉就是等死。”趙毓波認識到,只有創新,企業才有出路。他到寧波、溫州等標準件產業發達地區參觀學習,花巨資采購先進生產設備,調整優化技術工藝。今年還第一次到德國斯圖加特參觀國際最頂尖的標準件展會,了解行業技術走向和新成果、新產品。創新轉型,使企業的中高端產品占比超八成,一半產品出口國外。
永年是全國最大的標準件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年產銷量占全國市場的45%,年產值230億元。但多年來存在產業層次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產業大而不強。
“全區有200多個村、34萬人從事標準件生產和銷售,最高峰時標準件生產企業達9098家,但很多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企業甚至是家庭作坊,精細加工和中高端產品占比較小。”永年區委書記侯有民介紹,為規范提升標準件產業,2017年5月,他們推出取締淘汰一批、規范提升一批、入園進區一批、整合新建一批、高端引進一批的“五個一批”政策,歷經7個月,整治無望的5017家標準件企業全部取締淘汰,具備規范提升條件的1673家企業實現達標生產,33家企業入駐工業園區和標準件聚集區,引進了總投資230億元的韓國世盛、臺灣速配盛、深圳大和等26個高端標準件項目。
鍍鋅是標準件生產的重要環節,也是產生廢水、廢酸的環節。多年來,永年標準件電鍍企業布局分散、工藝落后,給當地環保帶來很大壓力。去年6月,隨著總投資50億元的永年恒創環??萍几叨藰藴始a業園運營,制約標準件產業提升的鍍鋅污染成為歷史。
4月24日,記者走進該產業園中控中心,只見電子屏上顯示著廢水處理后主要污染物的實時數據。“我們全權負責污水處理廠技術運營,廢水經過處理后出水水質優于國家標準,所有數據與邯鄲市環保管理平臺對接。”浙江海拓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標準件電鍍廢水處理行業的頂尖企業,該公司派駐永年恒創園區的技術負責人劉占紅說,目前永年區有580多家電鍍企業入駐園區,所有電鍍廢水實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確保達標排放。
為提升產品質量,永年區標準件產業發展管委會還聯合河北工程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高校,組建了省級緊固件產業技術研究院。目前已有16項技術獲國家專利,解決了一批行業共性技術難題。
去年5月,永年區還成立了河北國鼎信標準件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企業可就地就近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
規范提升讓永年標準件產業生變:去年直接出口企業達53家,新增規上企業19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3家,中高端產品占比由40%提高到60%。
“只有把永年標準件放在國際大市場上去衡量,才能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推動產業不斷提質增效。”永年區區長張荷紅介紹,瞄準更高標準,努力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今年9月永年將舉辦國際標準件設備及產業展會,鼓勵企業引進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標準件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由大到強。
●記者手記
政府要為產業轉型搭建平臺
永年標準件產業有50多年發展歷史,多年來靠著自發生長,成為全國標準件產業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但面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產品技術含量低、生產和環保工藝落后、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也暴露出來,甚至產業到了生死邊緣。轉型,勢在必行。
面對關乎30多萬人生計的傳統產業,永年區在堅決取締淘汰“小散亂污”企業的同時,建立標準件環保園區,引導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產品檢測中心,用“政府之手”鼓勵扶持企業向中高端轉型,取得初步成果。
事實證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單純依靠市場和企業自身的力量,政府應積極搭建平臺,有所作為,發揮調控、引導、服務等功能,為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創造良好環境。(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劉劍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