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安戲曲圈兒里,說起年過半百的郭叢祥、王艷書夫婦,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對事業上志同道合、生活上互敬互愛、舞臺上一生一旦的梨園伉儷因戲結緣、因戲牽手,也因戲共同走過了近四十年的人生風雨路
少年學藝,因戲結緣
1979年,正值青春年少的郭叢祥、王艷書雙雙考入武安縣戲曲學校,從此便和平調落子戲結緣。從懵懂少年成長為專業的平調落子演員,當時的他們如同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功底,全部需要從頭學起。為了能更快地趕上和超過其他同學,他們每天早上四點半就起床偷偷地練私功。每天老師來上課的時候,他們已經是練得滿頭大汗了。到了晚上,別的同學都出去玩耍,他們還在練功房里摸爬滾打。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后受罪。”王艷書謹遵父親的教誨,刻苦練習基本功。
在每天的練功中,郭叢祥、王艷書兩個人互幫互學共同進步,時間久了便萌生了愛情。別人談戀愛是在花前月下,他倆談戀愛的場所是練功房。他們說,以前的練功房沒有大鏡子,為了練好身段,他倆下課就跑到練功房附近的小河邊,對著河水照看自己的身影,把課堂所學的身段一招一式地反復去練、反復去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陽光之后現彩虹。每當說起當年的往事,他們仍激動不已,恍若如昨。
一生一旦,比翼雙飛
郭叢祥得到了老師杜銀芳的真傳,他天賦佳喉、嗓音洪亮,他的唱腔聽起來清脆而不柔媚,剛健而不粗野。他塑造的生行風流倜儻、儒雅穩重,在他塑造的眾多的角色中都做到雅而不俗,給人以美的感受。唱功上,他氣口控制得法,行腔收放自如,并講究腔隨字走,字隨腔連,快慢強弱,頓挫鮮明,靈活多變。
王艷書除了先天好嗓子外,還堅持嚴謹態度、勤學苦練,為廣大戲迷朋友津津樂道。王艷書在多年的舞臺藝術實踐中,很好地繼承了師父李魁元大師的藝術風格。唱腔方面她善于從人物感情出發,具有字正腔圓、腔隨情出、俏麗輕盈、諧趣具佳的特點;在念白方面她又做到了吐字清晰、聲情并貌,韻調別致,具有特殊的表現力;在人物塑造方面她具有大眾化、生活化的特點,嬌雅嫵媚、清秀俊美。有人評價她做派端莊含蓄、準確細膩又層次分明;說她眼睛會說話,眉指能傳情,舉手投足均美不勝收,屬“大象無形”的藝術品位,使觀眾遐邇皆宜,極富音樂之美。
德才兼備,德藝雙馨
郭叢祥主攻小生,他嗓音洪亮、表演細膩、身段大方、規范漂亮,韻味十足。他戲路寬廣、行當齊全,老生、武生、丑行樣樣都能獨當一面。王艷書更是一名聰慧而又有著良好素質的平調落子演員,她主攻花旦,扮相俊美、功底扎實,無論塑造什么角色,她都能出色地完成人物的刻畫。她身段動作優美規范、細膩傳神、剛柔相濟、含蓄秀美,臺步行走如飄,能夠準確傳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傾倒了許多觀眾。
戲曲名家房志斌、張德奇兩位大師聽了她的唱腔后,親切地叫她“小魁元”。專家聽了她演唱的落子戲后,贊賞她的演唱“代表了當代平調落子旦行的最高水平”。
夫妻倆深知作為一名演員,不光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更要具備崇高的道德修養。立業必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在四十年的藝術實踐中,他們不圖名利,不計個人得失,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風雨無阻,一直默默地堅持在一線,為父老鄉親演出。多年來,他們先后獲得河北省第四屆戲劇節表演一等獎、邯鄲市戲曲節折子戲一等獎等諸多獎項,他們的藝術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肯定與認可。
人生里的相遇,本來就帶著歡樂。在他們的戲曲人生里,就像是民歌的對答,你看著我,我和著你,一路走來,攜手前行。
“人生路多坎坷禍福不定,有苦澀有酸楚也有歡欣。”對王艷書、郭叢祥夫婦來說,他們的歡欣也許就是能夠持續活躍在舞臺上,得到觀眾的認可和贊賞,為此,他們愿意承受任何酸楚和苦澀。
夫妻兩個人常年堅持在基層演出,為了平調落子的繁榮與發展,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堅守著,一年演出上百場,譽滿城鄉。
(新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