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慶(右一)帶領“夕陽紅造林服務隊”在植樹路上?!顝┲覕z(中經視覺)
綠化后的鳳凰山成為太行山石質山地生態景觀林建設的典范。 楊彥忠攝(中經視覺)
石頭上能種樹?“這個硬活,我們接!”說這話的人叫楊喜慶。
在河北邯鄲市涉縣城西的鳳凰山上,有一片石灰巖山體,質地堅硬,缺水少綠,是太行山綠化最難啃的“硬骨頭”。不少專業綠化施工隊望而卻步,楊喜慶和他的“夕陽紅造林服務隊”站出來了。
從2016年至今,鳳凰山總計1萬畝的山場已完成綠化9000畝。楊喜慶和他的隊員們在宜林地上栽植核桃、花椒、黑棗,在淺山區栽植連翹、黃櫨等木本中藥材,給百姓建起一座綠色寶庫。
太行山里的“老樹癡”
提起楊喜慶,很多人都叫他“老樹癡”。
1949年10月27日,楊喜慶出生在涉縣偏店鄉楊家寨村,正值新中國成立之時,當教師的父親給他取了“喜慶”這個名字。從小坐在父親的雙膝上,聽著曾經發生在太行山里的革命故事長大,楊喜慶少年立志:要像革命前輩那樣,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
涉縣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海拔1000米以上的荒山有350座,這里盛傳一首民謠:“荒山禿嶺和尚頭,雨季洪水遍地流。旱澇風暴年年見,十年九災百年愁。”貧瘠山地根本養活不了勤勞的山區人民,為發展經濟,1971年村里成立了造林隊,楊喜慶二話沒說報了名。
“山區干旱,水土流失嚴重,只有多植樹,發展好林業經濟,才能為百姓找條出路。”楊喜慶笑言,未入造林隊之前,他已經是當地有名的裁縫,做加工活兼帶徒弟,月收入在80元以上,教書的父親每月才掙28元8角錢,“為了山青水綠,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個人收入少點我認了”。
勤學加苦練,楊喜慶很快成為植樹能手,1978年通過考試,他成為涉縣偏店鄉造林站技術員,后又擔任站長。屬牛的楊喜慶總說自己是“牛頭犟筋”,恨不得自己有耕牛一樣的力氣,早點綠化好荒山。肩扛上百斤的樹苗爬山種樹,為節省上下山往返時間,在山上啃涼饅頭、喝冷水……在楊喜慶退休前的38年間,他的日子幾乎天天如此。
一個叫“上窯則”的地方,讓楊喜慶永遠難忘,因為他在這里“差點丟了命”。“那天,我背著80斤重的油松籽上山種樹,一手攀到了松動的石頭上,山上掉下的石頭帶著我滾落山底。”楊喜慶回憶說,工友和鄉親們在山下找到他,用“排子車”把他拉到了醫院,右腿摔傷,左肋骨被砸裂……
兩個多月后,倔強的楊喜慶再一次回到了山上,站到了工友植樹的隊列中。
“綠化學校校長”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楊喜慶敢上鳳凰山搞綠化,是因為他確實“有兩把刷子”。
在雜草難生的裸巖山上,楊喜慶帶著大家這樣種樹:面對堅硬的石灰巖山體,他們用油鉆打、用鎬頭砸、用鐵鍬刨,再用石片壘出魚鱗坑;沒有水,就在山頂拿沙袋壘砌蓄水池,用三四個水泵接力抽水上山;山路崎嶇,樹苗靠人工一棵一棵扛上去……憑借多年的植樹經驗和不斷摸索,楊喜慶和植樹隊一舉攻克了造林難題,讓鳳凰山成為太行山石質山地生態景觀林建設的典范。
“別處的樹苗澆五六次水就能成活,這里澆10次水可能都活不了。到了冬天,坑體內還得再糊一層土,否則風太大,會把樹根凍壞。”楊喜慶說,北方的冬天冷,對于許多種樹人來說,是難得的休息時間,但是在植樹隊員的眼里,一年四季都是種樹的時節。
為加快造林進度,楊喜慶帶領植樹隊開展冬季大苗造林試驗:通過涂抹防凍液、添加生根劑,加上塑料膜保溫、層級抽水等辦法,相繼克服了防寒植苗、冬水灌溉、開春保苗等一系列難題,并探索出大坑大水大苗、多樹種混植、“五優先”“一防護”等一系列專業化造林及管護新經驗,實現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多彩造林。對自己摸索出的造林技術,他毫無保留地向工友和鄉親們傳授。
幾十年的造林綠化,楊喜慶的頭發白了,但身邊的荒山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也逐步顯現。據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測算,僅楊喜慶領隊種植的4.5萬畝側柏一項,每年產的種子價值就達540萬元,生成木材價值達89.1億元,產生的生態效益更是無法估量。
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趙俊喜說:“現在縣里植樹造林的技術人才很多是老楊培養出來的,我們敬稱他是縣里的‘綠化學校校長’。”
退而不休的造林隊長
2009年10月27日,侯彩云終于盼到丈夫楊喜慶退休了,并不指望他照顧因車禍造成重度殘疾的兒子,而是覺得累了一輩子的丈夫終于可以歇歇了。
然而,侯彩云失望了,閑不住的楊喜慶又組織退休老工人、農村的留守老人等成立了“夕陽紅造林服務隊”,繼續上山種樹。短短幾年,隊長楊喜慶帶著服務隊完成了偏店白玉嶺、后池桃花山、309國道和青蘭高速涉縣段兩側荒山綠化等重點造林工程任務。
2015年春節期間,候彩云發現老楊身體不對勁,在親友勸說下,楊喜慶才去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查出了癌癥。3月4日,楊喜慶做了手術,蘇醒后的第一句話就問老伴兒侯彩云:“山上的樹苗栽了多少啦?”侯彩云氣得直想哭:“你的命都快沒了,還想你那些樹……”
回到家中養病的楊喜慶也沒閑著,把家當成了種樹指揮部,隨時向隊友們了解山上種樹的情況。侯彩云擔心老楊的身體,總是悶悶不樂。楊喜慶了解到老伴的心結,提出要帶老伴旅游,這讓侯彩云覺得很意外。
沒想到,楊喜慶把妻子帶到了自己的植樹區。一路上,楊喜慶給侯彩云介紹車外的山景:“你看這是我們大前年種的3000畝側柏,現在都綠了,看不到石頭山了;那邊是前年種的樹,看黃櫨葉紅彤彤的多好看……”看到石頭荒山長出的樹木,侯彩云為楊喜慶這些年的付出感到驕傲:“我這才理解老楊的這片心,他是在做大事。”
退休10年來,楊喜慶的“夕陽紅造林服務隊”由最初的1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600多人,平均年齡65歲左右。種了一輩子樹,楊喜慶不圖名、不求利,有限的國家補助資金除了保障隊員的基本工資外,剩下的每分錢他都力求用在種樹上。
“種樹就是我的命,上山造林是我最好的藥,只要我有一口氣在,就會把這項事業干到底!”翠綠的側柏下,瘦削的楊喜慶雖然一米八的個頭,因患病體重只有70公斤,但他低沉的聲音依然有力:“我一輩子就干了種樹一件事,只想著把它干好就行了。”
(經濟日報 記者:陳發明 通訊員:周金立 責編:張葦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