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河北曲周縣46年,高揚“責任奉獻科學為民”的“曲周精神”,不懈奮斗,從改土治堿,到科教興農,再到謀劃農業綠色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愛國奮斗、科學報國的赤子情懷。
本報從今日起連續刊發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務鄉村振興的相關故事,希望通過這些故事,鼓舞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祖國的大地上拼搏奉獻,建功立業,在新時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譜華章。
走進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一眼就能看到大門口附近一片楊樹林下立著一塊石碑。這是河北曲周縣人民政府于1993年贈送給曲周實驗站的。石碑正面鐫刻著“改土治堿造福曲周”八個大字,石碑的另一面則記錄著每一位參與曲周改土治堿的農大人的名字。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辛德惠的名字就在其中。
1973年,滿懷抱負的辛德惠與農大的幾位老師一起來到曲周,選擇在全縣土地鹽堿化最厲害的張莊村建站治堿。面對異常艱苦的現實條件和當地百姓的質疑,辛德惠說:“如果張莊的鹽堿地治不好,我們就不回北京了。就是死后,也埋在張莊的鹽堿地里。”
一場偉大的戰役拉開了序幕。農大老師同當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在治理鹽堿上探索實踐。1974年,張莊的土地漸漸有了起色,距離張莊村兩公里的王莊村依然鹽堿肆虐。時任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懷義坐不住了,他跑到張莊找到辛德惠,請他給王莊村的鹽堿地也開個“藥方”。王懷義回憶說:“辛老師一點沒有架子,很快我們就是好兄弟了,鄉親們有什么困難就去找他們。”
辛德惠等農大的治堿專家每天與村民們一起挖溝渠,同吃紅薯干、茅草根和紅高粱混合在一起的“三合面”,同住漏風、漏雨、漏雪的“三漏房”。曲周的鹽堿地則在逐步改良,昔日的鹽堿地變成了高產田。治堿結束后,辛德惠毅然選擇繼續留在這片奮斗過的熱土上,為曲周農業綜合發展獻計獻策。
1986年12月初,辛德惠正在與曲周縣領導商談外資項目和試驗區的工作,突然感到胸部不適,會議結束后來到縣醫院,醫生確診為大面積心肌梗塞。在病床上,他繼續修改研究生論文,向前來看望的農民朋友了解生產情況……“活著干,死了算。”他說,全然沒把嚴重的病情當一回事。
在曲周工作了27年的辛德惠曾在日記中寫道:“無私無畏,忘我無我,利他利國,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斗到底。這是我的全部信念和行動指南。”
1999年5月27日,辛德惠在赴浙江考察途中突發心臟病離世。在曲周人民的強烈要求下,他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了曲周。
“看當年的照片,你會發現,辛院士與農民在一起時特別放松,臉上總是充滿發自內心的笑容。老一輩的‘三農’情懷和奉獻精神,永遠值得當代農大師生學習。”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曲周實驗站副站長張宏彥對記者說。
《 農民日報 》( 2019年06月01日04版)記者楊夢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