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2016年11月8日,環保局執法人員對**公司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正常生產,生產車間相配套的兩個廢氣處理設施正在運行,環境監測人員對兩車間廢氣排放口外排廢氣進行了采樣,監測結果顯示兩個廢氣排放口非甲烷總烴因子平均值分別超標2.46倍、45.9倍。2016年11月11日,環保局現場送達了排放尾氣《監測報告》,同時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其立即改正廢氣超標排放的違法行為,并告知如拒不改正,將依法實施按日連續處罰。
2016年11月20日,環保局執法人員對該公司整改情況進行后督查,再次對廢氣排放口外排廢氣進行了采樣,監測結果顯示兩個廢氣排放口非甲烷總烴因子平均值分別超標2.12倍、34.8倍。2016年11月21日,環保局送達了第二次排放尾氣《監測報告》,并再次下發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行為。
違法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第五條的規定處以罰款20萬元,并責令其限制生產三個月,確保廢氣達標排放。
2016年12月5日,環保局對該公司2016年11月20日廢氣再次超標排放的行為分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九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第五條第(一)項的規定,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處以罰款180萬元(自2016年11月12日至2016年11月20日共9天)。
2018.6.1
以案釋法案例私設暗管
案情簡介:2016年9月19日,環保局執法人員在“雙隨機”檢查時發現,某養殖場鄰近河道有一根來歷不明的暗管向河道排放黃褐色廢水,循著管道走向,管道一端伸入河道排放廢水,另一端埋入地下不知所蹤。執法人員根據排放廢水理化特性,推測該廢水應是附近的一家電鍍企業所排放,并調來專業人員和工具現場挖掘,很快就鎖定養殖場東側**公司。經查,該公司從事電鍍項目生產,公司污水處理設施旁小房間內設有水泵和兩根水管,一根通往廢水蓄積池,一根穿過廠區、現場檢查時水泵、電機、管道已拆開。經對該公司污水處理車間負責人調查詢問,檢查當日,該公司利用私設的泵和軟管將未經處理的電鍍廢水向河道排放,在發現環保部門正在排查污染源后停止了排水行為,并拆除水泵和管道。
現場對開挖的暗管積水采樣,監測結果顯示六價鉻超標277倍,總鉻超標63.3倍,總銅超標35倍,總鋅超標10.3倍,總鎳超標331倍,同時對該公司蓄水池廢水、養殖場西側暗管管口處河水采樣監測,水中六價鉻、總鉻、總銅、總鋅、總鎳等特征污染因子均有檢出,與暗管積水有較強的關聯性,證明該公司利用暗管實施了排放行為。2016年9月23日,環保局現場送達了《監測報告》,并下發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私設暗管排放超標廢水的行為。
該案中,雖然未能當場抓獲企業違法現行,但經對**公司現場檢查和對相關人員調查詢問,相關證據均能有效證明該公司實施了私設暗管排放超標廢水的違法行為,該企業負責人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也承認了違法事實。
法律依據:環保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條、第七十五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第六條的規定,對該公司私設暗管排放廢水的行為罰款10萬元,對廢水超標排放的行為罰款5.814萬元,并責令停產整治,確保廢水達標排放。
同時,因該公司私設暗管排放含重金屬污染物的廢水,且排放含重金屬污染物超標三倍以上,依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6年修訂版)》第一條第(三)(四)項的規定,涉嫌污染環境罪,依法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通過滲坑超標排放污染物的認定及處罰
基本案情:
2017年4月28日,根據中央環保督查組交辦的投訴問題,**市環境監察大隊執法人員對**混凝土攪拌有限公司攪拌站現場檢查,發現該處攪拌站有3個未防滲的土坑,坑中有含有水泥漿的廢水,通過滲漏向泥土層排放。經環境監測站取樣監測,坑中廢水pH值、懸浮物超標。
環保部門向該公司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該公司停止違法排污的行為,同時下達停產整改通知書,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位于**處的攪拌站生產,并進行整改。對其環境違法行為處罰款15萬元,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主要責任人**處以5日行政拘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三項“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二)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水污染物的;
(三)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
■編輯:李 巖
■初審:趙明川
■審核:慕麗云
■供稿:環保局
(精彩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