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露礦山變身山體公園
——峰峰礦區大力開展山體治理和生態修復紀實
峰峰礦區山體公園——元寶山森林公園。杜王義攝
峰峰礦區的盤龍山眾怡農業生態園。杜王義攝
“這段時間最幸福的事,就是周末爬到響堂山上,看著荒山一點點變綠。”家住邯鄲市峰峰礦區通二礦的劉望石老人說。響堂山所在的峰峰礦區,生態環境曾經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峰峰礦區開展山體治理和生態修復,響堂山森林公園、元寶山森林公園、盤龍山眾怡農業生態園等10座山體公園先后亮相,昔日荒山變“景山”。
裸露的山體,曾是城市的疤痕
響堂山橫亙南北,滏陽河穿城而過。峰峰礦區主城區多年來形成“山在城中、城抱山建”的格局,自然村落也有半數依山而建,但由于缺乏綠化和基礎設施,居民守著大山卻無處休閑,山體生態修復迫在眉睫!
峰峰礦區的山地石質多為石灰巖,植被覆蓋本就稀疏,生態非常脆弱,多年來對山體植被保護不夠,再加上發展水泥等建材產業,導致山體破損嚴重,巖石裸露,嚴重影響了城區景觀和生態。據峰峰礦區國土局地勘科科長李惠明介紹,近年來峰峰礦區關停的石料企業就達40家,需要修復的山體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那一塊塊裸露的山體,就像是城市的疤痕,我們要用綠色將其永久愈合。”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說,山是生態之基,只有做好了“山”這篇大文章,山城、水鄉、瓷都才能聯動、有序發展。
植樹20余萬畝,10座山體公園亮相
2013年和2015年,峰峰礦區先后啟動了“綠美峰峰”和裸露礦山治理計劃。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峰峰礦區完成植樹造林20余萬畝,修建山體公園10座,正在治理的裸露山體2處。
在山體治理現場可以看到,該區山體公園的建設按照本土化、野趣化、自然化、公共化的原則進行修復建設,以鄉土樹種為主營造山體綠化景觀,沒有大面積鋪裝硬質地面,而且服務設施基本采購實用耐用、物美價廉的本地建材。
石灰巖山體植樹的最大難題就是水。峰峰礦區這些山體公園是怎么解決的?盤龍山眾怡農業生態園負責人溫廣林介紹,在該生態園建設之初,就斥資修建了雨水收集系統和滴灌、噴灌系統,還打了一眼機井,一方面確保了山上植被在旱季和雨季用水安全,另一方面能徹底解決山體植被覆蓋后的防火問題。
大體量的山體生態修復與公園建設,耗資巨大,以近日剛剛完工的南響堂山露天礦山治理恢復項目為例,僅修復綠化370畝、修建拓寬環形路就投資785萬元。錢從哪來?
“全部由財政承擔。”峰峰礦區國土局辦公室主任王偉說,2015年初,峰峰礦區被列入國家獨立工礦區支持名錄,財政體制按縣管理,可自主支配財力大幅增加,再加上國家、省、市政策對老工礦區的傾斜和支持,為實施山體修復和山體公園計劃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峰峰礦區也采取“基礎配套、以補代獎”的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生態修復項目,其中5處山體生態項目都是由社會資金參與完成,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山體公園怎么建,群眾說了算
“山體覆綠,恢復生態,僅僅是山體綠化行動的第一步。”峰峰礦區區長陳珍禮介紹,山體公園建設既要有品位、有內涵,也要接地氣、受歡迎。
“對于山體公園怎么建,周邊群眾最有發言權,從規劃、設計到建設,群眾都全程參與。”該區規劃局局長柴建寧介紹,山體公園從前期籌備規劃到施工建設,老百姓可以通過當地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觀峰峰”看到進展報道,群眾有什么意見可以直接在后面跟帖留言,也有熱心群眾到現場提建議。
“群眾比監理還嚴格,因為他們是山體公園的直接使用者,自然要求就高。”柴建寧說,這符合他們一開始秉承的山體公園“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山體公園里的不少風景幽深處,就是采納群眾的建議,全部用石階連通了起來。”
從筆者居住的賓館向外望去,可以看到郁郁蔥蔥、游人如織的元寶山森林公園,這里已經成為周邊居民休閑消夏的好去處。“推開窗戶就能望見綠色、走出家門就能親近自然、休閑出游首選山體公園”,人們長久的期盼已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