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肥鄉縣文化工作者在天臺山鎮南謝堡村發現一本明洪武十三年老尹氏族譜和萬歷二十二年尹氏后人所立兩塊遷民青石碑,距今已分別有674年、430年的歷史。
據南謝堡村黨支部書記尹強的介紹,這三個老物件記載著尹氏家族成員24代族人繁衍生息的變化,代代相傳見證社會變遷。今年72歲的尹玉珍老人是尹氏族長,也是這本老族譜的保管者。1996年他從父親手里接過這本族譜保存至今已有近20個年頭。說起族人為保護老族譜所經歷的風雨挫折,老人滔滔不絕地打開話匣子。“1966年文革破‘四舊’時差點被大火燒毀。”他告訴記者,當時紅衛兵已經把族譜扔到大火里了,時任村干部的張義的看情況緊急,趕緊通知了時任村會計的尹更雪,尹更雪從火堆里搶救出這本珍貴的族譜,并妥善保存起來,后移交給尹鳳樓藏在睡覺的土炕下面才得以保存下來。文革后,尹更雪把家譜交給尹玉珍的父親尹琛保管,直到1996年才由尹琛傳給尹玉珍,就這樣代代相傳,尹氏后人懷著對祖上的敬重和對“根”的敬仰,最終使這本珍貴的老族譜完整地保存并呈現在世人面前。
據了解,這本用娟秀小楷書寫在厚厚草紙上的老族譜為民國手抄本,自明代至今,先后經歷過康熙十五年、康熙三十八年、咸豐五年、中華民國四年4次重修。族譜記載,明洪武十三年,第一代尹氏家族尹友良從山西汶水縣五澇村遷移至肥鄉縣南謝堡村與孟氏結婚,生二子,衍九孫,代代相傳,枝繁葉茂,目前已記載的尹氏家族成員中僅男丁就有600余人,占全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還多。新中國成立后,尹氏族人中有遷出者,現在的肥鄉縣北關村、西馬固村、西劉家寨村、焦營村,四個村的尹姓皆源于此。
“族譜一般都由家族中輩分最高的族長保管。”尹玉珍說,與尹氏族譜同樣遭受過厄運的還有尹氏后人所立的兩塊遷民青石碑。
萬歷二十二年,尹氏第三代后人尹養氣、尹存、尹金為讓后輩子孫銘記這段遷民歷史,除了續編族譜外,還特地在祖墳上設立了兩塊青石碑,碑文刻書遷徙時間、由來、經過及演變過程等內容,詳盡記錄了這段歷史。1963年,黃河發大水,把原本矗立在尹氏祠堂里的兩塊石碑沖倒。“文化大革命”期間,為避免石碑遭到破壞,身為村干部的尹彬以修建村第三生產隊倉庫的名義,將兩塊石碑東西并排砌到房屋后墻的墻體里藏了起來。2005年,78歲的尹棟牽頭集資重修祠堂時才取出并重新豎立于院內祠堂前。2014年,尹氏族人又集資修建了兩個簡易的碑樓,至此,兩塊記載著艱難遷民史的古石碑得到較好保存。
肥鄉縣文化人士田高峰說,這本老家譜和兩塊遷民碑時空跨度大、保存完整、脈絡清晰,能傳承下來實屬不易,對研究當時社會制度、風俗人情和歷史變遷具有重要意義?!?助理記者韓毅 實習記者孫旖澤 通訊員李運強 李耀彩)
(長城網)